
- 產品性狀
品 名 | 外 觀 | 比 重 | pH | 氯 離 子 |
PC-500 | 無色透明液體 | 1.03±0.02 | ≧9.6 | 170±20g/L |
- 配槽方法
- 用水清洗后,排放完全再貫注清水,打開噴灑馬達操作10分鐘后排出槽內用水;
- 貫注5-10%稀鹽酸、打開噴灑馬達操作30分鐘,再排掉所有槽內用水;
- 改用清潔水重復步驟(2),檢查管路是否漏水;
- 卸下所有噴嘴,浸漬于10%鹽酸溶液中,清洗阻塞,裝回噴嘴;
- 貫注5%氨水,打開噴灑馬達操作30分鐘,再掉所有槽內用水;
- 改用清潔水,重復步驟(5);
- 貫注母液,打開溫度控制閥,檢查pH、比重、氯離子、銅含量并確保在范圍內,開始生產。
- 槽液控制與維護
操作條件 | 范圍 | 最適值 |
氯離子 | 170-200g/L | 180g/L |
銅含量 | 130-170g/L | 150g/L |
pH | 8.1-8.8 | 8.3-8.5 |
比重 | 1.19-1.230 | 1.215 |
溫度 | 45-55℃ | 50℃ |
處理時間 | 30-180秒 | 依設備及溫度而差異 |
備注:連續生產時,須裝冷凍設施 |
- 槽液分析方法:
- 氯含量分析:
- 取10mL PC-500(子、母)蝕刻液,置于250mL容量瓶中;
- 往容量瓶中加2-3mL氨水,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;
- 從250mL容量瓶中吸取5mL溶液,放入250mL錐形瓶中,加100mL DI水;
- 加1mL5%鉻酸鉀指示劑,另加5mL 2%醋酸,溶液變亮黃色;
- 用標準0.1N硝酸銀溶液滴定至微紅棕色。
- 銅含量分析:
- 取上述稀釋PC-500蝕銅液10mL,放入250 mL錐形瓶中;
- 加50-100 mL蒸餾水;
- 加氨水數滴至清亮深藍色;
- 加MX(紫脲酸胺)指示劑0.1克;
- 用標準0.1N EDTA溶液滴定至紫紅色。
- pH值測定:
- 取200 mL藥液于200mL燒杯中;
- 以4.0 和7.0 標準液校正pH計;
- 緩慢將pH電極放入燒杯中,準備讀取pH計顯示值為實測pH值。
- 操作問題、原因及對策說明
問題 | 原因 | 對策 |
速度慢 | 銅含量太高或太低 | 調整銅含量或控制器比重設定值 |
溫度過低 | 升高溫度 | |
壓力偏低 | 調整壓力 | |
氯離子偏低 | 添加蝕刻鹽 | |
pH偏低 | 減少抽風量或添加氨水 | |
打氣不足 | 加大打氣 | |
側蝕太大 | pH太高 | 增加抽風量或含銅量加水或氨水稀釋 |
壓力太高 | 降低壓力 | |
速度太慢 | 調整傳送速度 | |
氯離子過高 | 加子液或加水 | |
銅厚度不均勻 | 改善鍍銅均勻度 | |
沉淀 | 銅含量過高 | 添加子液 |
PH過低 | 添加氨水、減少抽風 | |
氯離子太低 | 添加蝕刻鹽 | |
漏水 | 檢查冷卻管或水洗水滲漏 |
- 安全防護